道路瞬间湿滑如镜,
车灯在雨幕中划出模糊的光带。
在金明大道连霍高速下站口的一号免费换乘停车场,交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陈方萌正带着铁骑队员疏导车辆,骤雨突至时,他们立刻把警车变成临时避雨所,车门一开,挤满了被淋成 “落汤鸡” 的游客。“大家别着急,等雨小些再走!” 陈方萌的声音混着雨声,却让车内的游客心里暖暖的。
当人们踏上旅途或与家人相聚时,兰考、尉氏、通许等地的公安民警早已织密安全防护网。
兰考公安24小时值守110接警中心,车巡步巡交织成网,对人员密集场所“过筛子”般排查隐患,户籍窗口在5月3日-4日专门开放,让群众假期也能办急事;
尉氏公安走进田间商圈,发宣传册、帮老人下载反诈APP,巡特警大队白天加密巡逻、夜晚武装值守,让警灯成为群众心中的“平安灯塔”;
通许公安以“四个强化”为抓手,清查旅店KTV消防隐患、严查酒驾醉驾、发送防火短信,每个环节都透着 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。
祥符区公安局祥袁坊派出所户籍民警刘想,5月1日当天为急着补办身份证的卢先生开 “绿色通道”,20分钟办好临时证,解了务工群众的燃眉之急;为让郑州学生赶上考试,她主动延长午休,10分钟办结首张身份证,那句 “放假不打烊” 成了群众最安心的承诺。
亳州聋哑游客在开封府附近迷路,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郑国胜、赵家晟用手机搜手语比划交流。“我们送你去车站,别担心”,在了解到游客要坐车返乡的诉求后,民警直接将其送到火车站,并联系其家属,详细沟通接应细节,反复确认车票时间。离别时游客竖起的大拇指,比任何语言都动人。
金耀门前,孩子摔倒耳朵流血,交警支队七大队辅警申魁、李亚龙开着警车在晚高峰 “突围”,10 分钟便将孩子送到医院,警笛声响彻的是生命至上的担当。
鼓楼公安分局相国寺派出所民警李潮在轮岗途中,为身无分文的老先生购买食物并指引路线;开封府清心楼前,民警郭瑞主动打捞被风吹进湖中的帽子交还群众……这些瞬间像雨点般细碎,却在群众心里砸出温暖的涟漪。
雨停了,游客们挥手告别,交警们的制服还在滴水,又转身走进了疏导车流的岗位。这样的坚守,从不是某个瞬间的感动,而是整个假期的常态。无论是景区路口的疏导、乡间小路的巡逻,还是户籍室的等待、急诊室的奔跑,开封公安的身影始终与群众并肩。
晴天时,他们是街头的 “反光背心”;下雨时,他们是撑开的 “安全伞”;深夜里,他们是亮着的警灯;节日里,他们是不打烊的 “守护者”。
群众记住的,
或许是警车里避雨的温暖,
是紧急送医的速度,
是补办证件的便捷,
但更深刻的,
是那抹藏蓝色带来的踏实。
这些故事背后,
是全市公安民警辅警
放弃休假、扎根岗位的坚守,
是 “群众在哪里,安全就在哪里”
的朴素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