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
第P1303376号提案的答复
尊敬的李前锋委员:
您好!您提出的关于《关于制定开封市老年人文明出行公约的提案》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针对提案中反映老年人随意横穿马路、翻越护栏、闯红灯、电动车超员带人、逆向行驶、快车道骑行等问题及建议,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度重视,经实地调查研究,此类问题多发于老旧社区、菜市场周边及无信号灯路段,主要原因为:一是部分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、交通法规认知模糊,存在“车会让人”、“走捷径省时间”等侥幸心理;二是部分道路设施适老化不足(如过街距离过长、信号灯时长不合理);三是家庭及社区对老年人出行安全的关注与引导不足;四是执法矛盾突出,老年人对处罚接受度低,传统执法易引发舆情争议。
一、突出问题针对性整改措施
1.强化交通违法警示教育
案例警示进社区:制作《老年人交通事故警示录》短片(含横穿马路、翻越护栏等案例),联合街道办在社区广场、老年活动中心、广场舞聚集点等场所循环播放,强化警示教育,用真实事件提升风险认知,制作《老年人出行安全指南》,以大字版、图文集合、方言配音等形式,重点标注“四不原则”:不闯灯、不翻栏、不逆行、不抢行及法律后果,制作“危险行为对比图”宣传展板,在社区广场巡回展示:左侧为行为事故现场照片,右侧为规范通行场景,直观形成视觉冲击。
“以案说法”互动课堂:联合社区组织交通法规讲座,邀请因闯红灯、逆行、超员载人引发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,强化纪律后果警示。
各大队组织民警及交通安全公益宣讲人员进社区,为老人讲解交通安全宣传,提高老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仅2025年4月市区各大队及五县交警大队制作交通安全宣传展板451块,印刷交通安全宣传页10万份,组织社区交通安全宣讲活动55场,对社区居民进行交通安全讲解,提高了老人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。并利用开封电视台栏目“汴警说交通”,制作16期交通安全宣传专题片,在开封电视台循环播出,有效提高了全民的安全意识,特别是老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。
2.重点区域执法与劝导结合
高峰时段“柔性执法”:在公交站、学校周边、主干道交叉口等易发区域,安排交警与志愿者联合执勤,对老年人逆行、抢行等行为“首次劝导、二次警告、三次处罚”。
非机动车超员专项整治:严查三轮车、电动车违规载人行为,对老年驾驶人开展“一对一”安全告知,签订《文明骑行承诺书》。
3.优化交通设施与分流管理
强化宣传营造氛围:在公交站、公交车及老年人活动广场等地设置提示标语或播放公益短片,宣传错峰出行相关政策,阐明高峰时段交通压力,解释青年群体出行难题,在全市范围内发布《倡议书》,通过学校借助学生孩子向老人们阐述相关问题,着力引导老年人树立错峰出行的意识。
增加物理隔离设施:在老年人常翻越的护栏路段加装隔离或加高护栏,强制引导至斑马线通行,在长直路段增设“二次过街安全岛”,减少强行横穿行为。
设置“助老过街语音提示”:在繁忙路口安装智能语音提示,等待红绿等时自动播放语音提醒“请勿闯红灯、请走人行道;红灯亮、歇歇脚;护栏高、莫攀爬,平安回家最重要”等语音提示。
二、创新宣传与长效管理机制
1.精准化宣传渗透。
“家庭社区”联动教育:向老年人家庭发放《文明出行告知书》,要求子女协助监督父母交通行为,联合社区定期通报典型案例,编制《老年人交通安全三字经》:“红灯停、绿灯行、翻护栏、险要命”、“过马路、走横线、守规则、保平安”通过朗朗上口的语言强化记忆,通过“交通安全七进教育”和“美丽乡村行”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地方戏曲、快板、小品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,提升交通安全宣传转化率。
新媒体矩阵联合发力:通过新媒体在短视频平台定期推送案例警示、安全漫画等视频,利用开封电视台“汴警说交通”栏目,拍摄制作老年人安全出行专题教育,在电视台循环播放。
2.社会协同共治。“家校社”联合行动:联合学校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鼓励学生劝导家中老人准守交规,联合有关部门将文明出行纳入“五好家庭”评选标准,在老年大学、养老机构开设交通安全宣传,纳入“健康老人”评选,联合老年大学和社区开展“老年人交通安全知识竞赛”,设置米面油鸡蛋等实用奖品,激发老年人参与热情。
3.定向推送:通过“中国移动短信平台”和“交管12123APP”向老年人亲属,定期发送提示短信,呼吁家庭协同教育。
以上答复如有不当之处,恳请您提出宝贵意见,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争取改进。
联系单位:开封市公安局
联系电话:25322071
开封市公安局
2025年6月6日